茅台集团24车间(茅台集团制酒车间)_美酒网
茅台酿酒总厂不是真酒,因为茅台酒只有一个企业,没有总厂之说,更没有分厂之说。只要标明是茅台总厂或某分厂、某车间的茅台酒,都可以视为是冒牌货。
这些冒牌茅台酒都属于是“臆造”的茅台酒,是造假者凭空想像出来、根本不存在的茅台酒,假得一踏糊涂,行业内也叫“一眼假”,不用仔细观察都能看出来是冒牌产品。
2. 茅台集团制酒车间实践内容制曲苦累,每年的端午节,是制曲车间最忙碌的时候。茅台镇的酒厂选在端午这天制曲,是因为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多,这样生产出来的曲才会好。可是,闷热的天气却带给制曲工人们不小的挑战。
在温度高达40度的制曲车间,没有空调和风扇,踩曲、翻曲等不能使用机器代替的传统工艺,都需要人工一一来完成。
3. 茅台集团制酒车间法定节假日上班不每年的四月是茅台酒酿酒的四轮次,每个轮次特点和取酒浓度不同,茅台酒在整个生产工艺中,不同年份的基酒、不同车间的基酒、不同轮次的基酒,形成了不同的质量标准。
4. 茅台集团制酒车间简介张邦红
张邦红,天造酿酒集团懂事长。
贵州天造酿酒集团距离茅台酒厂一车间的直线距离约1.1公里,可以说是核心产区内的核心位置。酒厂与茅台酒厂同处一地,共取一水。并且具有相同的“四原”前提,即:赤水河茅台镇原址窖池,红缨子糯高粱原粮下沙,一二九八七传统原艺酿酒,源产地生态气候原生窖藏。因此,所酿出来的酒,品质绝对有保证。
5. 茅台集团制酒车间流程1、整粒发酵:世界上罕见原料不压榨、不磨碎,几乎整粒高粱投料开始参与发酵,只有20%破碎率,所以高粱称为沙。故有“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之说。当地人将此类坚守传统酱香工艺的酒为“坤沙”,即整粒高粱发酵的酒。故高粱必须是小粒皮厚的赤水河流域红缨子高粱,此类高粱呈现低头谦卑的君子之姿。整粒发酵,这是独门秘籍的第一招。
2、整年发酵:茅台酒整个酿造周期历经春夏秋冬一年之久,一年只有最初的两次投料,分别是下沙工艺,糙沙工艺。茅台酒九次蒸煮,第一次将高粱蒸熟,其后每次混合曲药进行发酵,一粒高粱经历漫长的涅槃重生。因为是整粒,所以才能历时整年发酵。
3、阴阳发酵:茅台酒采取独特的两种发酵结合的方式。核心是堆积发酵,属于有氧发酵,招揽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开放式发酵,其他要香味物质就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其次才是入池发酵,属于无氧发酵,一般酿酒师伸手感受堆子的温度到了,就从堆子返入石头砌成的发酵池。正因为微生物的神气,生态环境的依赖,茅台酒方能不可复制,稀缺在所难免,自然物以稀为贵,备受追捧。
4、七次取酿:茅台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最终形成七个轮次基酒,每轮次基酒风格迥异,度数差别,再将每轮次区分酱香、醇甜、窖底三种典型体。最终形成多达100种基酒组合,才有神水的传奇。
5、三年贮藏:茅台基酒会放入陶坛进行漫长的贮藏,新酒刚出,酸甜苦涩,实属难饮。经过三年以上历练酒体醇厚,举止优雅,感情细腻,言辞悠长,魅力留香。这是茅台酒基酒经历的生命蜕变,人如此,酒如此,卓越必经岁月寂静的磨炼。(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的密码是什么?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的密码是核心密码和普通密码。《密码法》第七条规定,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绝密级,普通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机密级。)
6、以酒勾酒
7、五年出厂:从原料到成品至少历时五年以上,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五年茅台,十足匠心。
6. 茅台集团制酒车间思想认识制作传统大曲要先将小麦磨碎,按一定比例拌上曲母(陈曲),再踩曲成型。踩曲可是个力气活。
古代有用少女踩曲的传统,古人也是非常有营销头脑的,就跟西方的美女踩葡萄一样,都会让酒本身更具故事性、文化性和趣味性。
踩曲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不大,比较适合妇女工作,所以到了现在,踩曲车间仍然是女工较多。即便现代化设备已经能胜任这样的工作,酒厂也还是会按产统的工艺,人工踩曲。
7. 茅台集团制酒车间实践过程和内容茅台酒酿造遵循 “12987”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总结下来,酿造工艺主要分为四个大的工序:制曲、制酒(第一轮下沙、第二轮下沙、七次取酒)、贮存勾兑、包装。
一、制曲
每年端午,一个新的茅台酒生产周期正式开始。
(1)踩曲
端午之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节,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以上。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
茅台酒厂制曲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茅台至今还在坚持传统的人工制曲,用女性的双足踩出中间高,四边低,松紧适宜的“龟背型”大曲,这种形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后期发酵。
(2)装仓、翻仓
小麦经过踩曲做成像砖头一样的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
(3)出仓、切碎
再过30-40天,曲块就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二、第一轮下沙
茅台镇当地管红缨子高粱叫“沙”,下料也叫“下沙”。在茅台的酿造过程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重阳下沙,是因为重阳节前后,赤水河水由浑浊变为清澈,满足酿酒对水质的要求,而且恰逢红缨子高粱成熟。
(1)润沙
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90℃以上的开水清洗几遍,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茅台酒在润沙阶段会添足水,除了润沙之外,其它工序不再添加水。
(2)蒸煮、摊凉、加曲
高粱经过润沙后,需要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由工人用铲子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左右开始加酒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酒曲用量特别大,但是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
(3)堆积发酵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进行堆积发酵。茅台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50-60℃才结束这一环节,酿酒师把手插进堆子,依据烫手的程度进行判断。
高温堆积发酵是茅台酒的独创,是工艺的核心。茅台酒高温大曲的曲糖化力低,并且几乎没有酵母菌。通过高温堆积,微生物在消长过程中相互利用,以达到代谢产物具备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和,回味悠长的目的。
(4)入窖发酵
堆积发酵完成后,把酒糟铲入窖坑进行封存,即开始入窖发酵,为期一个月。窖坑有3-4米深,能装15-20甑酒糟。每次入窖发酵时会泼上一轮的尾酒,目的是调节酒糟的水分含量,再次发酵增香以及滋养微生物。
三、第二轮下沙
入窖发酵完成后,窖坑打开,开始第二轮下沙。第二轮下沙称为糙沙,即向入窖发酵了一个月的酒糟里,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再次蒸煮、摊凉、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第一轮下沙和第二轮下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尽可能多地培育微生物。
四、七次取酒
1个月后,开始第3次蒸煮,这时时间已到了岁末年初,这才开始第一次取酒。茅台取酒温度要求在40℃以上,而不是其他白酒常见的25℃,目的是排除低沸点刺激性的物质,保留高沸点物质,提高质量。
取酒之后,再次重复进行摊凉、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蒸煮和取酒的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之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
五、贮存勾兑
茅台酒分3种酒体:酱香、醇甜和窖底。七次取酒,酒体色、香、味各有区别。第一、二次出的酒酸涩辛辣,第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发焦发苦。根据不同轮次、不同酒度、不同香型、不同酒龄,可演变出100多种基酒酒样。
新取出的酒要装入陶瓷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3年。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即使用不同基酒,按照不同比例勾兑。
勾兑时还要使用口味独特的调味酒和不同年份的老酒。茅台酒勾兑一直是酿酒过程中比较神秘的工序,酿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六、包装
茅台酒在勾兑检验合格后,仍需再贮存半年,才能包装出厂。也就是说,从原料到成品,最短也要经过五年时间。茅台酒瓶胶帽上印有两行数字,即为出厂日期和勾兑批次。
165
56
182
136
204
209
67
146
64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