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 酒文化 >

酒由来的故事_美酒网

时间: 2023-10-09 13:50

关于酒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始于夏初大禹时代的仪狄,有四千余年历史;一说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朱翼中的《酒经》记载,上古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造酒,是指夏朝初年仪狄用此法造酒,献给大禹而言的。仪狄是个官员,他造酒是为了献给大禹邀功。大禹是个治水专家,和一般帝王不同,《国策》记载:大禹喝了酒,感到味道甘美,认为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误事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仪狄的谄媚没有得到封赏,他的发明也仅限于宫中暗自流传。

孝感米酒的历史典故

赵匡胤与孝感米酒的传奇
年轻(两个务必具体是指:两个务必具体是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候的宋太祖赵匡胤,因为不满后汉的昏君刘承佑终日沉溺御妓,不理朝政而砸了“御勾栏”(皇家妓院),大闹了御花园,触怒 了刘承佑,从此亡命天涯。
一日晚间,赵匡胤流落到到孝感县此时辖属德安府城西门“西湖酒馆”。这店掌柜姓董名环,本董永第三十世嫡孙,知道了他的遭遇,好生款待,并向赵匡胤推荐自己的米酒。平生好酒如命的赵匡胤,此时不觉大笑:“我不就是为酒而来的吗?怎么就忘了呢?看我这饿的,哈,哈,哈!感谢掌柜的,就来两碗米酒试试。”
赵匡胤一见这米酒,霎时惊得两眼瞪得发直:只见碗内饭粒发胀,粘结相连,浮于碗面。中间空凹处,清亮见底,可见倒影的烛光,似稀粥又不同于稀粥。其汤汁晶莹,酒香浓烈,迎面扑鼻而来,益发诱人口水欲滴(古时米酒可不是现今兑水的米酒)。赵匡胤端起来慢慢地呷了一大口,深感味道清冽甘甜,酒性平和,口感甚佳。令人生津止渴,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不觉失声叹道:“这哪里是酒?简直是玉液琼浆啊!好!好!好!”一连喝了三大碗。赵匡胤既解渴又解乏,不觉疲惫顿消,精神顿足,胃口大开。 孝感米酒早在明代就出了名,清末,孝感县城,有一人开了一家“鲁源兴米酒店”,经营糊米酒,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制作糊米酒的汤圆浆发酵了,老板鲁幼佰,准备将发酵了的米浆倒掉时,来了一位老顾客要碗汤圆米酒,鲁老板说:“对不起,卖完了”。可是眼尖的顾客却瞅见了发酵过的米浆说:“那不是还有吗?”鲁老板只好说:“不能吃。”那位顾客说:“我口干,先煮一碗来,不好算我的。”鲁老板只好将发酵 过的米浆煮了一碗端了过去,可谁知那个老顾客品尝了一口,赞道:“鲁老板,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鲁老板不信,自己过去试着尝了一口,也觉得口感与前不同,更醇香,就这样,无意中创出一个百年品牌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猜你喜欢

QQ:338336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