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褂白酒38度图片(黄马褂白酒38度图片及价格)_美酒网
1、岳乐——安亲王、定远平寇大将军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岳乐被重新启用,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他仔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先攻湖南,与吴三桂正面交锋,即使胜利,所得的土地也不容易保住,不如攻江西,即稳定了后方,又切断了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事实证明岳乐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率师很快占领整个江西,并乘胜直捣湖南,不久,吴三桂病逝,清军胜利在望。此时岳乐奉调回京,军队暂交他人。康熙帝亲自赴卢沟桥迎接,对岳乐大加褒奖。
2、勒尔锦——顺承郡王、宁南靖寇大将军
爱新觉罗·勒尔锦(?-1706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礼亲王代善曾孙,颖亲王萨哈璘孙,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第四子。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谋反,朝廷命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领大军讨伐。
从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八年,勒尔锦率大军征战无数,立下汗马功劳,这是他一生辉煌的时刻。但是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下诏攻取重庆,勒尔锦亲自率师开赴重庆,但是又中途率领军队退回,具疏自我弹劾,请求解任大将军之职,到沅州军中自效,康熙责令他回京师。下吏议罪,以军队长久驻扎浪费军饷,因此失去事机之罪,削去其爵位,由勒尔锦第三子勒尔贝承袭顺承郡王爵位。
3、杰书——康亲王、征南大将军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三藩之乱起,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耿精忠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平定耿精忠叛乱。
4、图海——中和殿大学士、抚远大将军
图海(?—1682年1月27日),马佳氏,隶属满洲正黄旗,清朝初期名将。
康熙九年(1670年),改中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康熙十三年(1674年),随信郡王鄂札平定察哈尔叛乱,解决了大清背部受敌的困境。康熙十五年(1676年),拜抚远大将军,率领周昌降服王辅臣,平定吴三桂叛乱,封为三等公。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疾征还,同年末(公历已是1682年)卒,追赠少保兼太子太傅,谥号“文襄”。
5、张勇——甘肃提督、靖逆将军
张勇(1616年-1684年),陕西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首。
张勇原为明朝副将,后投降清朝,担任游击,后随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升任云南提督。康熙二年(1663年),张勇改任甘肃提督,此后镇守甘肃十余年。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反清,张勇被封为靖逆将军、靖逆侯,切断甘肃叛军与吴三桂的联系,并督军防御陕西提督王辅臣。不久,张勇又以收复洮河二州之功,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紧接着,收复平凉、庆阳、巩昌等地属县,进封一等侯,加少傅兼太子太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勇到丹山防御青海蒙古,途中在甘州病逝,追赠少师,谥号“襄壮”。
6、赵良栋——宁夏提督
赵良栋(1621年-1697年),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
康熙十一年(1672年),赵良栋调任天津任总兵。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反清,1674年(康熙十三年),宁夏兵变,提督陈福遇害,赵良栋在甘肃提督张勇的举荐下,被擢升为宁夏提督。后来,大将军图海督军平凉,指挥赵良栋与平凉提督王进宝等人,征讨陕西提督王辅臣。赵良栋先后平定秦州、西和、礼县。后率部进入四川,夺取成都,升任云贵总督并加兵部尚书衔。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会师昆明,围城数月难以破城,赵良栋到后,不到一个月便攻破昆明。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赵良栋病逝,当时康熙帝正征讨准噶尔,命皇长子允禔参加葬礼,谥号“襄忠”。
7、王进宝——陕西提督、奋威将军
王进宝(1626年-1685年),甘肃靖远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
王进宝早年隶属甘肃总兵张勇麾下,随张勇转战湖广、云贵,由参将、副将,累升至西宁总兵。三藩之乱时,王进宝在陕甘屡破叛军,被授为陕西提督、奋威将军、一等男爵。后夺取汉中、保宁,留镇四川,因病返回固原。建昌失陷后,再次到保宁督军,进封三等子爵,最终为平定三藩,立下赫赫战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王进宝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勇”。
8、蔡毓荣——云贵总督、绥远将军
蔡毓荣(1633年-1699年),汉军正白旗人,顺治朝兵部尚书蔡士英次
康熙初年,任刑部侍郎,先后出任湖广四川总督、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云贵总督。康熙十四年(1675)率绿旗兵征讨“三藩之乱”,后领衔绥远将军,总统绿营。先后败吴三桂部于岳州、长沙、衡州、辰州、贵阳、云南,为勘定三藩叛乱之重要将领。三藩平定后,累上疏论云南善后事宜,言及蠲荒、理财、弭盗、军制等十数事。后以吴三桂孙女为妾,坐罪遣戍黑龙江,于康熙三十八年卒。
9、李芳述——贵州提督
李芳述(?―1708年),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清朝著名将领。
李芳述参与平定三藩之乱、镇压苗民起义,为清朝平定内乱、维护国家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曾任贵州提督、太子少保、镇远将军,去世后追赠太子少傅,谥号“壮敏”。
10、周培公——大将军幕僚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周培公向图海献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他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王辅臣,图海闻听此事后十分高兴,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当即传谕周昌进京,并亲自在乾清宫召见。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并最终使王辅臣接受清廷招抚,解除朝廷腹部最大隐患,周培公立有大功。
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卒于盛京提督任上。
2. 黄马褂白酒38度图片及价格大全乾隆的十女儿固伦和孝公主 按照清朝宫规,只有皇后的嫡出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享受的待遇相当于亲王,妃嫔的女儿只能受封和硕公主,待遇等于郡王。而十公主居然能被破格封为固伦公主,可见乾隆对这个女儿的宠爱到了何等地步。 十公主生在乾隆四十年的正月初三,正是宫内宫外都喜气洋洋地过新年的时候。 既有如前所述的原因,又选了这么大吉大利的日子降生,十公主的受宠,便有了充分的先天理由。 她刚刚降世,立下大功的淳嫔便被册封为妃。 由于特别受宠,十公主从小就跟在父亲的身边,经常与大臣公卿见面,与亲哥哥及堂兄弟们混在一起,熟知政务。为了方便,她经常穿着男装,显得风姿不凡、爽朗开阔。十公主尤其与她的姐姐们不同的是,在例行的上书房学习之外,她还沿袭了满蒙女子的特色,喜好骑射。在木兰秋狩的时候,每当她弯弓搭箭,总是能箭无虚发,比她的哥哥们要能干得多。因此,她甚至还得到过乾隆赏赐的黄马褂。 乾隆看着这个文武双全,酷似自己的女儿,总是不由自主地慨叹:“恨你不是男儿身啊。” 然而,十公主生来就是女儿身,她不可能继承父亲的皇位。深感遗憾的乾隆只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爱女之心。 十公主六岁的时候,乾隆就在满朝文武的子弟中,挑选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权臣和珅的独生子丰绅殷德为未婚夫。这其实是皇帝最大的失误,也是十公主一生悲剧的起点。丰绅殷德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出在他的父亲身上。但是乾隆并不知道。 当十公主十三岁的时候,乾隆开始为女儿筹备大婚的事宜。 首先,他破格晋封十公主为“固伦和孝公主”,享受皇后嫡出女儿的待遇,相当于亲王。而且,他还让十公主享有乘坐金顶轿的资格,那更是嫡出公主都不一定能得到的特殊待遇,超过了她所有的姐姐们。 顺便提一个插曲。出于政治考虑,乾隆迎娶了和卓氏二十九代王的女儿买木礼艾则穆。和卓氏初入宫受封和贵人,后封容嫔、容妃(即传说中的“香妃”)。容妃在后宫备受皇宠。可惜,她一生都没有生育儿女。没有亲生儿女的容妃,热爱草原,也热心皇家狩猎活动,常常追随在乾隆身边,一身戎装,在木兰围场上追逐奔跑的兽群。--因此,她十分喜爱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十公主,将她作视作亲生女儿一般地疼爱。 容妃去世的时候,大约是五十多岁,临终时,她对自己不能亲眼看着十公主出嫁感到十分遗憾,她在留下的遗言里,将自己多年收藏的珍宝财物分送给家人以及后宫的姐妹。得到遗赠最多的,就是她念念不忘的十公主,遗赠的珍宝器物多达二百四十多样。 公主的婚嫁 乾隆五十四年的十一月,十五岁的固伦和孝公主出嫁了。乾隆送给女儿的陪嫁丰厚奢华,仅绫缎类的衣料就达到近两千匹,可以堆满一间仓库。丰厚的(曹县人为什么被全国骂?曹县人为什么被全国骂有两个说法,说法一:主播把曹县搞得乌烟瘴气。说法二:有些人嫉妒曹县在短视频平台火起来。现在曹县已经牛逼到被大家称为北上广曹,曹县人被全国骂同样是网友的调侃。)嫁妆清单 红宝石朝帽顶一个,嵌二等东珠十颗。 金凤五只,嵌五等东珠二十五颗,内无光七颗,碎小正珠一百二十颗,内乌拉正珠二颗,共重十六两五钱。 金翟鸟一只,嵌硌子一块,碎小正珠十九颗,随金镶青桃花重挂一件,嵌色暗惊纹小正珠八颗,穿色暗惊纹小正珠一百八十人颗,珊瑚坠角三个,连翟鸟共重五两三钱。 帽前金佛一尊,嵌二等东珠二颗。 帽后金花二枝,嵌五等东珠二颗。 金镶珊瑚头箍一围,嵌二等东珠七颗,重四两七钱。 金镶青金方胜垂挂一件,嵌色暗惊纹小正珠二十四颗,守碎小正珠二百四十九颗,珊瑚坠角三个重四两五钱五分。 金镶珊瑚顶圈一围,嵌二等东珠二颗,重五两四钱。 鹅黄辫二条,松万背云二个,珊瑚坠角四个,加间三等正珠四颗,四等正珠四颗。 双正珠坠一幅,计大正珠六颗,二等正珠六颗,加间碎小正珠六颗,金钩重一两七钱五分。 金手镯四对,重三十五两。 金荷连螃蟹簪一对,嵌无光东珠六颗,小正珠二颗,湖珠二十颗,米珠四颗,红宝石九块,蓝宝石两块,锞子一块,重二两一钱。 金莲花盆景簪一对,嵌暴皮三等正珠一颗,湖珠一颗,无光东珠六颗,红宝石十二块,锞子一块,重一两五钱。 金松灵祝寿簪一对,嵌无光东珠二颗、碎小正珠二颗,米珠十颗,锞子二块,红宝石四块,蓝宝石二块,碧牙么二块,重二两。 碎小正珠小朝珠一盘,计珠一百八颗,珊瑚佛光塔、记念,银镶珠背云,嵌小正珠一颗、米珠四颗,小正珠大坠角,碎小正珠小坠角,加间米珠四颗,金圈八个,连绦结共重一两八钱五分。 碎小正珠小朝珠一盘,计珠一百八颗、珊瑚佛头塔、记念,银镶珠背云,嵌色暗五等正珠一颗,小正珠大坠角,碎小正珠小坠角,加间米珠四颗,银圈八个,连绦结共重一两四钱五分。 珊瑚朝珠一盘,青金佛头塔,金镶绿碧牙么背云,碧牙么大坠角,松石记念,碧牙么黄蓝宝石小坠角,加间色暗暴皮五等正珠四颗。 珊瑚朝珠一盘,催生石佛头塔、铜镶宝石背云,嵌锞子一块,绿晶一块,松石记念,红宝石大坠角,红宝石小坠角二个,蓝宝石小坠角一个,加间无光东珠一颗,小正珠三颗,饭块小正珠十四颗,珊瑚蝠二个。 青石朝珠一盘,珊瑚佛头塔、记念,铜镶嵌背云,红宝石四块,碧牙么一块,蓝宝石二块,碧牙么大坠角,红宝石小坠角,加间假珠四颗。 催生石朝珠一盘,珊瑚佛头塔,记念,松石背云,黄宝石大坠角,碧牙小坠角,加间饭块小正珠一颗,碎小正珠三颗。 松石朝珠一盘,碧牙么佛头塔,蓝宝石背云,红宝石大坠角,珊瑚记念,红蓝宝石碧牙么小坠角,加间碎小珠四颗。 松石朝珠一盘。碧牙么佛头塔,背云,黄碧牙么大坠角,珊瑚记念,红宝石碧牙么小坠角,加间变色小正珠一颗,饭块小正珠三颗。 蜜腊朝珠一盘,碧牙么佛头塔,背云,记念,坠角,加间碎小正珠四颗。 蜜腊朝珠一盘,碧牙么佛头塔,背云,记念,小坠角,红宝石大坠角,加间碎小正珠三颗,假珠一颗。 酱色缎貂皮袍二件、青缎天马皮袍一件。 酱色缎灰鼠皮袍一件、酱色羊皮袍一件。 酱色细羊皮袍一件、酱色缎上身羊皮,下接银鼠皮袍一件、青缎貂皮褂二件、石青缎貂皮褂一件,石青缎绣八团金龙貂慊皮褂一件、石青缎绣八团白狐慊皮褂一件、青石缎四团夔龙银鼠皮褂一件、青缎灰鼠皮褂二件。以上俱换面改作。 绣五彩缎金龙袍料五匹、绣五彩缎蟒袍料二十三匹、绣五彩纱蟒袍料二匹、织五彩缎八团金龙褂十八匹、绣五彩纱龙袍料三匹、片金二十匹、蟒缎二十匹、大卷闪缎三匹、小卷闪缎三十二匹、洋绒三十卷、妆缎三十匹、上用金寿字缎二匹,大卷八丝缎一百六十四匹、上用缎六匹、大卷宫蚰二十五匹、大卷纱二十二匹、大卷五丝缎一百六十匹。小卷五丝缎七十五匹、潞蚰八十匹、宫纱二十匹、绫一百匹、纺蚰一百匹,共九百四十匹。 金镶玉草筋二双、商银痰盒二件,每件重两八钱、银粉妆盒一对,重三十八两一件,三十七两一件,银执壶一对,每件重二十一两、银茶壶一对,每件重三十两五钱、银盆二件,重九两七钱一件,重十两三钱、银盒一对,重七两五钱一件,重七两四钱一件、商银小碟一对,重二两五钱一件、一两七钱一件、镀金盒一对,重三两一钱一件、三两二钱一件、银杯盘十分,共重三十二两五钱、银壶四把,重十三两二件、银匙上把,每件重六钱、玉杯八件。 象牙木梳十匣、黄杨木梳二十匣、篦子十二匣、大抿二十匣、剔刷一匣、刷牙刮舌十二匣。 摆紫檀格子(即多宝格)用:青汉玉笔筒一件,紫檀座、青玉杠头筒一件,紫檀座、青玉执壶一件,紫檀座、汉玉仙山一件,乌木商丝座、汉玉鹅一件,紫檀座,擅紫漆案用、汉玉璧磬一件,紫檀架随玉半璧一件、汉玉半壁一件,紫檀座、汉玉磬一样,紫檀商丝架随玉龙一件、汉玉璧一件,紫檀座、青玉瓶一件,紫檀座、摆黑漆笔砚桌用、汉玉笔架一件,紫檀座、汉玉水盛一件,紫檀座、紫檀画玻璃五屏峰(风)简妆二座(每座随玻璃镜一面)。红雕漆长屉匣十对,雕紫檀长方匣六对、红填漆菊花式捧盒二对。 婚后,十公主与丰绅殷德琴瑟和谐,感情倒也融洽恩爱。然而,她的“丈人”和珅却仗着自己成了皇帝的亲家,更加地为所欲为起来。从小跟随在乾隆身边,深谙政事微妙的十公主意识到了平静中潜藏的危险,正在向自己靠近,但是她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只能时时提醒规劝丈夫,尽量不要参与公爹的事务。 按照自己的承诺,乾隆在登基六十年的时候,将帝位传给了第十五子永琰,是为嘉庆帝。嘉庆四年的正月初三,十公主刚满二十四岁的这一天,她的父亲、人生的保护伞乾隆皇帝去世了,享年八十八岁。 乾隆帝刚去世,嘉庆便向和家动手了。他当天便下旨,让和珅与死党福长安昼夜轮守梓宫殡殿。这等于变相地将和珅除去了军政大权,软禁起来了。随后,嘉庆调兵遣将,立即起用自己的亲信和亲兄弟,接管了军机处及户部,并让兄弟们领着大内侍卫将乾隆的殡殿团团围住。 正月初十,和珅就在乾隆的棺木前束手就擒。和珅一入天牢,立即引发了控诉他的高潮,各省督抚、各部公卿多年受他压制敲诈,这时纷纷上书,要求将他以大逆之罪凌迟处死。 在这种波澜之下,和府被抄,丰绅殷德也被抓起来审讯。十公主惊恐悲哀,没有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到了。为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她只得忍着眼泪,赶进皇宫,跪着请求自己的哥哥,放公爹和丈夫一条生路。 嘉庆从小就特别疼爱这个小妹妹,但也从小就痛恨和珅。据说当年,他得知父亲将小妹许配和家时,曾愤恨得饮食不入。现在,面对哭成泪人的妹妹,他思来想去,只得扶起她,答应饶恕额驸。但是和珅罪大恶极,至多只能保他一个全尸。 十公主只得打道回府。仅仅又过了四天,嘉庆便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颁旨公布了和珅的二十条罪状。三天后的正月十八日,刚满五十岁的和珅便在狱中收到了一条御赐的白帛,悬梁自尽了。 总算兄妹情深,嘉庆信守了承诺,不但赦免了丰绅殷德,还让他仍旧享受伯爵的封号待遇。对于和家那富丽堂皇的府邸,嘉庆将它一分为二,一半归还十公主及额驸,另一半赏给了同母的弟弟庆郡王永璘。和家颓态毕现,靠着十公主的身份,苦苦地支撑着。不过丰绅殷德确是个人材,再加上他是十公主的丈夫,因此,三年后,嘉庆因破白莲教而大封群臣时,没有忘记他,将他晋升为公爵。和府似乎又出现了生机。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公主府里的长史奎福(即管家,但是这位管家享受国家六品官的待遇)因为私怨,向嘉庆皇帝打小报告,说丰绅殷德有心造反,而且对公主不敬。 嘉庆大怒,下令调查。调查结果,丰绅殷德造反是纯属诬陷,但是对公主不忠却是事实--他曾在国丧与公主分房而居的期间,宠幸一个侍妾,还将她偷偷藏起来,生下了一个女儿。嘉庆怒火中烧:自己看在妹妹的面子上才放过丰绅殷德,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敢背着妹妹勾引别的女人,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丧守孝的时候生出了孩子!嘉庆下旨,将丰绅殷德所有的官职都革掉,禁闭在家里不许出门。丰绅殷德彻底没有了出头之日,病倒了。 公主的晚年 自己全力维护的丈夫居然背着自己另有所爱,十公主遭到了莫大的打击。但是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十公主有寻常女子没有的刚强和毅力。这一切,她都承受下来了,一如往常一样,主持着偌大的家,照顾着病魔缠身的丈夫。 嘉庆十五年,不到四十岁的丰绅殷德一命归西。35岁的十公主成了寡妇。更为凄凉的是,这个时候,十公主所有的九个姐姐和生身的母亲,都已经先她离开了人世。十公主连一个倾诉的地方都找不到。嘉庆帝对妹妹凄凉的处境无能为力,明清两朝的公主都是不能再嫁的。他只能经常给妹妹送来钱物,从经济上帮助她。 道光三年九月,十公主在冷清寂寞中去世了,享年49岁。道光帝对姑姑一生的遭遇备感哀伤,亲临她的墓前祭奠。
3. 黄马褂酒是哪个公司生产的东北90年代的好酒,辽宁省有白酒老村长,啤酒有沈阳雪花啤酒,哈尔滨的黄马褂,龙滨白酒,延边的头道酒,丰谷,金达莱,榆树大曲,德惠大曲,前郭原浆,老龙口,凤城老窖,啤酒有红牛啤酒,哈尔滨干啤,百威,冰川,全士百,蓝带等比较有名的啤酒,东北酒粮食酒较多,喝酒不上头。
4. 黄马褂酒怎么样这个酒没喝过,白酒好像是东北喝的比较多一点,但是现在也基本上喝啤酒了,现在喝的比较多的,玉泉方平,农垦人,黄马褂
5. 黄马褂白酒32度图片价格野史比较多,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野史。
先秦野史
一、帝国逸闻
1、黄帝向素女学房中术
2、尧以围棋教子
3、禹不甘独宿
4、商纣王发明胭脂
5、商纣王建"酒池肉林"
6、周文王吃儿子的肉羹
7、齐桓公授意管仲创设妓院
8、卫昭伯娶庶母为妻
9、卫灵公与男宠"分桃"
10、楚怀王初置七夕
二、后妃韵事
1、妃授秘决于舜
2、禹帝女作酒
3、妹喜好闻裂缯之声
4、商王妻妇好善武
5、妲己喜淫事
6、妲己发明炮烙之刑
7、西施的洗澡水名曰"香水泉"
8、郑袖计取美人鼻
三、宫廷仪规
1、黄帝始创冠冕制
2、先秦的宗庙礼仪
3、先秦时的殉葬制度
4、周代脱履上殿
5、商周时的饮食等级礼仪
6、周代的后妃制度
7、春秋战国互换人质制度
四、宫禁探奇
1、先秦时的宫殿--前朝后寝
2、先秦帝王嫔妃的来源
3、周代首创内廷机构
4、周代嫔妃与帝王共寝讲究日辰
秦汉野史
一、帝王逸闻
1、秦始皇四出巡游
2、秦始皇大杀宦官
3、汉高祖自创"刘氏冠"
4、汉高祖与宦者共寝
5、汉高祖制定"奉圣髻"
6、汉高祖故乡行乐
7、汉景帝误幸唐姬
8、汉武帝金屋藏娇
9、汉武帝立子杀母
10、王莽奉汉太后为文母
二、后妃韵事
1、汉高祖怜悯薄姬临幸之
2、宠姬夜泣不敌一口吃大臣
3、吕后制"人彘"
4、赵飞燕掌上起舞
5、汉武帝爱妃骨节自鸣
6、上官皇后让宫人穿"穷侉"
三、宫廷仪规
1、创"传国玉玺"制
2、秦始皇取消"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
3、汉代皇帝大婚礼仪
4、汉后宫的驱鬼逐疫仪式
5、汉后宫皇后体检制
6、汉代选宫女制度
四、宫禁探奇
1、汉代后宫妻妾的等级
2、汉代选美女的方式
3、汉后宫斗鸡走狗
4、汉后宫曝衣晒书成俗
5、汉宫防闲淫逸的"守宫"
6、汉开宦官封侯之先例
7、汉代宦官机制
8、蔡伦不做"上床宦官"
9、汉宦官出塞惹祸患
魏晋南北朝野史
一、帝王兔闻
1、魏武帝之子以爱妾换马
2、魏明帝为何晏擦汗
3、晋武帝为配置六宫禁民间婚娶
4、晋惠帝不识亲生儿子
5、晋元帝生子大臣无功
6、晋明帝巧言辩日
7、宋武帝拆琥珀枕
8、宋废帝命宫女裸逐
9、宋明帝借种
10、宋顺帝不愿生在帝王家
11、癫痴天子高洋不认亲母
12、后赵石虎后宫建"清嬉浴室"
13、后燕慕容熙启棺交合
14、萧宝卷喜欢抓老鼠
二、后妃韵事
1、薛夜来化"晓霞妆"
2、甄皇后梳灵蛇髻
3、吴大帝的爱妾因伤更美
4、魏宫四美人
5、魏宫女莫琼树发明蝉鬓
6、魏灵太后追念杨白花
7、杨皇后为夫择嫔妃
8、潘妃开店酤美酒
9、徐娘虽老犹多情
10、郑樱桃妒忌成性
11、北齐胡太后私通沙门
12、乐昌公主破镜重圆
隋唐野史
一、帝王逸闻
1、隋炀帝送庶母同心结
2、隋炀帝喜爱"来梦儿"
3、隋炀帝厚葬侯夫人
4、隋炀帝临幸江都
5、唐高宗建镜殿
6、武则天幼时看相
7、武则天梦断双翅
8、唐玄宗以饼试太子
9、唐玄宗观镜言瘦
10、唐玄宗后宫大摆"风流阵"
11、唐玄宗培训梨园子弟
12、唐德宗被宦官蒙骗
13、唐德宗寻母
14、唐宣宗设计"鲁凤鞵"
15、唐敬宗独创"风流箭"
16、李后主始创缠足
二、后妃韵事
1、武则天杀亲女
2、上官婉儿称量天下
3、杨贵妃极喜雪衣娘
4、杨贵妃与梅妃争风吃醋
5、杨贵妃"洗儿"
6、杨贵妃华清池洗浴
7、梅妃生性爱梅花
三、宫禁探奇
1、隋后宫四品夫人为院主
2、隋宫廷服饰用羽毛
3、唐宫流行高髻
4、唐宫女称为"花鸟使"
5、高力士受宠不改忠诚
6、唐宦官掌握军政大权
7、唐宦官废帝
8、唐宫女战袍藏"情书"
9、唐宫女避难途中梳囚髻
宋、辽、金、元野史
一、帝王逸闻
1、宋太祖后苑弹雀
2、宋太宗抱尸哭子
3、宋仁宗的亲生母亲原为宸妃李氏
4、金海陵王淫杀甥女
5、宋徽宗杖上刻谏言
6、宋徽宗酒灌佞奴
7、宋高宗借用宫女选太子
8、元顺帝设计龙舟
二、后妃韵事
1、花蕊夫人难做皇后
2、李宸妃坠玉钗
3、郭皇后误伤帝颈
4、辽宫皇后分娩用绵羊
5、谢道清病后变美女
6、丽妃张阿元制作昆钟
7、宏吉刺皇后拒临幸
8、元嫔妃龙瑞娇的后宫酷刑
三、宫禁探奇
1、宋宫流行蹴鞠
2、元宫大摆斗巧宴
3、宋宫的三十六髻
4、元后宫制作五云车
明代野史
一、帝王逸闻
1、明太祖不喜出身
2、明太祖睹画思妻
3、小匠人使计欺太祖
4、明英宗不怨王振
5、明宪宗敬畏万贵妃
6、明孝宗生于冷宫
7、明武宗宫中大放烟火
8、明武宗举国猪禁
二、后妃韵事
1、小吕妃"对食"丧命
2、仁孝皇后作"内训"
3、皇后的弟弟抢皇冠
4、皇太后废神宗
5、客氏让明熹宗断子绝孙
6、田贵妃进谏得宠
三、宫廷仪规
1、明皇帝登极仪
2、明廷太子冠礼
3、明廷皇后受朝仪
4、明皇帝亲征仪式
5、明廷颁诏仪
6、明代宫廷经筵
7、明嫔妃的殉葬制度
8、明廷皇族车辂制度
9、明后妃、宫女的冠服制
10、明代内廷刑杖
11、明代巡狩制度
四、宫禁探奇
1、皇子出生
2、选"奶口"
3、宫廷御膳
4、明宫御酒
5、明宫流行射柳之戏
6、明宫性启蒙
五、宦官、宫女 秘莘
1、刘瑾遭凌迟处死
2、明代发达的宦官机构
3、东厂和西厂
4、宦官与宫女"对食"
5、明宫女幽闭的宫禁生活
6、魏忠贤阉割监生
清代野史
一、帝王逸闻
1、清太祖畏惧明朝假都督
2、雍正帝时使用骇人的血滴子
3、雍正帝痴迷剑术
4、雍正帝宫中置"欢喜佛"
5、乾隆帝在秘戏图中的容貌
6、乾隆帝厚待私生子
7、成丰帝为兰儿讨饶
8、乾隆帝为母祝寿
9、咸丰帝养鹿壮阳
二、后妃韵事
1、大玉妃与小玉妃争风吃醋
2、太后下嫁
3、慈禧太后小产
4、西太后怒撕遗诏
三、宫廷仪规
1、清廷皇帝登基大典
2、清宫册后礼仪
3、清宫骑乘仪仗
4、殿试读卷仪
5、皇帝大婚制
6、清朝帝后丧葬之礼
7、正大光明匾与清廷传位制
8、清宫禁卫制
9、清廷皇后冠服制
10、皇帝服饰和御赐黄马褂制
11、清代顶戴花翎制度
12、清廷朝珠等级制
四、宫禁探奇
1、清后宫的日常膳食
2、清宫御膳"家法"--饭菜只许吃三勺
3、清宫葡萄藏春药
4、清宫特色宫市
5、清宫洋画师
五、宦官秘莘
1、清代太监的品级
2、安德海出宫被杀
3、太监净身立"婚书"
4、专管皇帝性生活的敬事房太监
 174  
 86  
 172  
 132  
 106  
 154  
 127  
 106  
 14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