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酒.水.月的送别诗句及在诗中的含义和主要内容_美酒网
柳,谐同“留”,意思是说,你不要走, 再多停留一会好吗?
酒,以酒饯行。古人之风。
月,一种寄托,捎去思念。思念之时于晚上更加浓烈,只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意指泪水。
等你真正体会到了离别之时,你就明白了。我是这样的。(我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没有根据,请见谅)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折杨柳》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
暂凭樽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杨柳丝丝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维的: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此诗不难,下面更多的是意译,参考译文如下: 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压在树丛上的积雪就像那雪白的梨花,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注释: 1、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2、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3、垆头:酒坊,酒家。 4、醑(xǔ): 美酒。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雪、杨叶、马鞭(tbc是什么意思?游戏魔兽世界的“燃烧的远征(World of Warcraft: The Burning Crusade),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对叔丁基邻苯二酚(p-tert-butylcatechol),简称TBC;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的。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的,用梨花来比喻雪,诗人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让临别的友人忘却那冬天离别的苦闷冷清的感伤。 PS:我这里想说的是这首诗的作者是岑参,诗题是《送杨子》,由于,李白的诗逸散很多,后人在总结的时候难免谬误,错把其他唐人的诗作混入。稍微知道点的人都知道用梨花来比喻雪诗岑嘉州的首创,也是他的诗被人津津乐道的地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只有他把边塞的雄浑写得淋漓尽致。当然这是笔者的观点。笔者也是有依据的,前人也都对此诗进行过考据,一致认为这是岑嘉州的作品。这里我引一下其它人的观点。南宋的严羽就在其作品《沧浪诗话》中写道:太白诗“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乃岑参之诗误人,太白塞上曲“肇马新夸紫玉鞍”者,乃王昌龄之诗,亦误入。昌龄本有二篇,前集乃“秦时明月汉时关”也。今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孙琴安在《五律诗精评》中也写道:余谓盛唐诸家五律中,岑参句法与李自最为相近,如“斗酒城边,垆头醉不眠。”、“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布上柳枝黄,炉头酒正香”等,不唯起句,即通篇亦多酷似太白。许学夷以为诗有“句不能点”者,终唐之世,唯太白、嘉州最为得之,杜甫、王维则其次也。中、晚之际,则推张籍,韩娜次之,此外蔑矣。笔者对李白的诗也是相当喜爱,不过学术的考据也是必要的,把别人的诗安在诗仙身上,估计诗仙天上有知也不会答应,岑嘉州也不会答应。有什么问题楼主可以找我继续探讨,鄙视随便回答问题的人,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打字好累,楼主给分吧,呵呵。
217
170
66
202
136
97
132
156
129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