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有些酒为什么被称作“水酒”?_美酒网
所谓的水酒,其实就是用粟、麦、稻米等加酒曲糖化而成的一种带甜味的酒。
水酒,在少数民族中特别盛行,比如壮族的甜酒,高山族的姑待酒,瑶族的糖酒,藏族的青稞酒等等,都(6月份有什么节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0日世界难民日,6月22日儿童慈善活动日以及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是在水酒的范畴内。
它们的共同点是略带甜味,喝着爽口宜人,但是浓度却很低,酒精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下。
与发酵后蒸馏的辣白酒不同,水酒的制作非常简单,以清水浸泡煮熟粟、玉米、稻米等,然后控出,晾凉,加入甜酒曲,淋上凉水,放在温暖干燥处,一两天就做成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水酒的解释,其实现在我们喝得米酒,醪糟等就算是米酒的一种。
古代小说里的“水酒”,其实就是在餐馆中对于诸如茶、酒等饮品的统称,和我们现在的水酒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酒神 酒仙 酒圣 酒徒 酒鬼 有什么区别?我只说我看到这每一个词的第一感觉酒神 哇酒量超高 而且喝酒也有风度酒仙 爱好喝酒的一个高人隐士,老一点的,包头发,白胡子,像一个哲人一样酒圣 远古的喝酒的高人酒徒 酒品差还爱喝酒酒鬼 酒品差还爱喝酒,喝酒还爱闹事,闹事还喝着酒
156
129
170
132
66
217
97
104
202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