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嚼酒,口嚼酒的历史文化_白酒百科知识-美酒网
什么是口嚼酒
如果追其根源,历史上的“醴”酒制作大致经过三个时期:咀嚼法、作糵法和酒药法。咀嚼法酿制出的白酒就是口嚼酒。大致方法为先将米嚼过,然后放置木柜内,令其发酵,经过几天,便成带甜酸味的“醴”酒了。
这种酿酒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唾液中的淀粉酶,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糖,据历史记载,这种酿酒工作一般由女性承担。
口嚼酒的历史文化
在古代记载中,日本、韩国、南洋群岛都有“口嚼酒”待客的(科比什么时候离去的?2020年1月26日4点,球星科比在加州坠机***,享年41岁,13岁的女儿也在这场事故中遇难。科比常年居住洛杉矶,有乘飞机参加活动和比赛的习惯,无奈当日机上5名成全全部确认死亡,一代球星就此陨落。)习俗。在当时,这还是一个神圣且伟大的工作。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林谦光著《台湾记略》中,就具体记述了台湾土著人的“嚼酒”之法:“人好饮,取米口中嚼烂,藏于竹筒,不数日而酒熟,客至出以相敬,必先尝后进。” 另外有专门研究苗族饮酒习俗的日本学者也曾指出,苗人似也有“口嚼酒”之俗。
其实在不独南方民族有此习俗,《魏书·列传第八十八》载南北朝时期,住在东北长白山、松花江一带北魏 “勿吉”人(后称“靺鞨”、“女真”,为满族的族先)就是嚼米为酒,饮之亦醉的。明代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九也说:勿吉国(勿吉族建立的国家),嚼米为酒,亦能醉人。北魏始建公元386年,距今已有1600余年,应是目前可见到的较早的关于“口嚼酒”的文字记录。
关于“什么是口嚼酒,口嚼酒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口嚼酒的信息请继续关注好酒招商网百科栏目!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132  
 140  
 86  
 127  
 172  
 154  
 174  
 106  
 151  
 106